项目概述
北京通州,自古地势低凹,多河汇聚,有“九河之梢”之称,从因漕运而兴的通济之州到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城市建设以水为核心,体现了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特点。大运河水梦园基址位于通州区潞城镇东南部,距北京市政府新址约3㎞,总面积23.7公顷。项目基址的前身是2000年建设的雨洪利用工程,因基址内的水系隶属于北运河水系,故命名为“大运河水梦园”,后因运营不善关停,设施荒废多年。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开展,沿用了原址用名的大运河水梦园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启动。
该项目作为城市更新背景下典型的城市生态空间修复建设工程,welcome登录入口威尼斯采用NbS指导下的多学科综合统筹、多维度和谐共生的工作思路。通过遵循本底的调查评估、多学科参与分析等手段诊断核心问题和解析核心诉求,平衡近远期需求,梳理生态自然和人文自然的属性,明确建设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技术策略,运用模型模拟等工具论证策略的可行性,深化设计中进一步选用生态工法等微观尺度的技术措施。基于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设计思路贯彻工程建设始终,实现建设目标的达成并持续的进行成效评估反馈。
NbS实践的工作流程
1. 现状调研
通过基础资料和上位规划研读,总结项目功能定位、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通过细致的现场踏勘,掌握项目基址自然利用、土地利用、生物群落现状、上游来水和地上物等基础信息。
2. 分析诊断
城市发展需求:项目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和修复生态系统以保障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性。园内水域部分占总面积的25%左右,水系自西向东贯穿项目地,该河段在防洪规划中不承担防洪功能,以排涝、雨洪调蓄功能为主。匹配目前周边居民需求的同时预留出未来提升的空间。
基底生态问题:水系上下游由水闸控制,夏季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现状河道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生活污水、地表径流和底泥污染的影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地表水主要指标Ⅳ类标准,现状水体为劣V类,水质污染问题亟待解决。场地内植被种类单一,生境结构简单,陆地植被以毛白杨、旱柳为主,水域动植物种类较少,平直的硬岸和单一的植被造成蓝绿割裂和生态循环的丧失。基址内荒废的诸多违章建筑、简易房和风格杂乱的构筑物,造成了对基底生态的侵占与破坏。
3. 目标确立
综合项目定位为以湿地风貌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是衔接城市绿心及外围生态斑块之间的重要自然廊道,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最近的尺度宜人、灵动亲切的滨水生态空间。承担水质改善、雨洪调蓄、生物多样性恢复等生态功能,提升水质达到主要指标Ⅳ类标准,生态化稳固岸线长度65%以上,陆地植被覆盖率75%以上,生物多样性指数BI提升35%以上。实现以及居民休闲游憩、水文化传承科普的社会功能,同时,也为未来与周边生态斑块连缀成片升级提升预留可持续发展的弹性。
4. 实施方案与技术措施
(1)建设雨洪管理系统
湿地公园建设的第一步,是通过绿地内海绵体系的建设,解决周边地块地表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问题。同步实施的沿线截污纳管、水系连通和清淤,解决了河道水质污染的最大源头,体现了多专业综合解决方案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公园基底的地形地貌塑造与海绵系统统筹设计,统一梳理场地的竖向设计,运用SWMM模拟工具论证径流控制效果,将河道周边的坑塘洼地改造成为具有截留净化功能的生态湿地,营造洲岛,疏浚草沟,形成集渗、蓄、净、排四位一体的海绵体系,进一步巩固雨洪调蓄功能。
(2)构建蓝绿自然基底
针对原址水系渠化、生境单一的基底问题,具备改善条件的水岸进行水陆交错带生态修复,拆除水泥护砌,采用适宜的生态工法护坡,不同区段采用各具特色的滨水植被,扩大植被与水的接触面,恢复自然循环。采用重塑河流湿地微地形、营造异质化生境类型的方式,恢复与构建净化氮磷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提高生物生境质量,从而为进一步恢复目标鱼类和底栖动物创造条件。
陆地空间的生境重塑基于细致的现场探勘,对现状植被进行评定,严格保护具有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的现状植被,尤其是长势良好的现状大乔木,予以抚育保护和建设避让。最大限度地保留现状乔木,不仅保护了基底生态,节省了资金投入,并且使公园竣工初期就实现了可观的绿量,林荫骨架带来了舒适的游览体验。
在保护的基础上,有选择的采取人工干预措施,间伐物种单一、生态效益低的次生林,新增多品种的乡土植物,与保留植被形成多样性群落,重构整体的绿色基底。间伐产生的树根、树干、树枝等生态材料也得到了回收利用,作为生态工法的基材,防止建成初期的水土流失。
新增植物群落注重食源、蜜源植物的运用,结合生态措施预留生物栖息地廊道,如涵管通廊、人工鸟巢、昆虫屋等,进一步完善生物生境,改善两栖动物、昆虫、鸟类生境,提高区域动物生存环境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提升。
为了使生态环境更好的为人提供福祉,人流较为密集的开放区域,筛选具有观赏、芳香、康养等服务功能的植物品种,同时强调季相变化和空间特色。高压线穿过的走廊地带确保安全,避免了乔木种植和停留场地,选用多种观赏草营造朴野的湿地风貌。
(3)融入自然的开放空间体系
公园开放空间和道路交通体系延续了基址原有的肌理,利用原有的主路路由从而保护两侧长势良好的行道树。原有道路破损和路幅不足的情况下,为匹配扩建后的游人容量和游览体验的考虑,局部进行了路由的优化以提高承载力和游览体验,便于实现公园的服务功能。
为避免对自然环境的过渡干扰,控制全园硬质场地占比15%以内,大部分依托原有硬质场地基础开辟活动场地,铺装材料选择低碳环保的可再生、透水材料,铺装边界采用融入自然的灵活设计,预留现状长势良好大乔木的生长空间,实现了铺装场地的夏季庇荫面积在50%以上。
滨水空间是湿地公园最具人气的核心活动地带,选择有建设条件的地带布局滨水开放空间,运用草坡、台阶化解滨水区域高差,补种有过滤、截留污染功能的植被形成过滤带和缓冲带。滨水广场保留的原址大树为场地提供了绿荫,设置沿水岸展开的遮阴廊架,与主园路衔接形成全园最大的开放空间。小的滨水空间采用尺度宜人的亲水平台形式,保留原有堤岸大乔木和补充的秋色叶树种共同构成水岸观赏林带。
(4)场地特征的延续与利用
原址在运营过程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开发,兴建了诸多违章建筑和风格迥异的构筑物使得绿地空间被侵占。已经破败的违建本身已没有保留价值,予以拆除。利用院落基础打造的记忆花园,延续了空间肌理,回收利用拆除的旧建筑材料作为场地铺装,砌筑坐凳形成备受周边居民喜爱的交流活动场所。
(5)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
公园硬质铺装广场的设置以满足基础的集散、活动功能为前提,严格控制硬质铺装面积和设施比例,避免过度的景观化。预留的活动场地多采用“林间口袋”的形式,给公园预留出依靠自然力量修复生态系统的时间与空间,同时预留随着未来城市发展、公园功能升级与周边地块连缀成片建设的弹性空间。
公园内所有园林建筑小品均兼具休憩功能,风格简洁、质朴,与自然环境风貌相协调,材质选用更加耐久的新型环保材料,辅以旧建筑拆除后回收利用的再生材料,全园未设置非功能性的纯景观构筑物。
项目成效
大运河水梦园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于2021年夏季竣工验收,并同期向公众开放使用。通过对原有基底的保护和修复,综合多项工程的统筹作用加强了净化、调蓄功能,实现了水质达标;营造的多元的自然湿地生境,优化了生物群落,实现了生物多样性提升目标;全开放的公园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各年龄段的人们都能在这里探寻自然的乐趣,收获交往的归属感;低影响、低干预的设计手法节约了建设投入,并持续降低着后期养护投资,初步达成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统一。